概要:下,我镇各级团组织能顺应新形势,以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中心,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但是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青年群体的变化,基层团组织建设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。1、农村基层团组织活动开展难。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,大部分农村青年、团员纷纷流向企业、自谋职业或外出经商打工,一方面使团组织开展工作联系不便,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由于兼职观念取向的变化,很多团员的意识逐渐淡薄,认为还是挣钱比较重要,忽视了自己的身份,疏远了团的组织,脱离了团组织的管理。2、服务农村青年实际需求不够。在服务青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对于农村团组织来讲,在满足青年的文化娱乐需求,满足当代青年在知识、技术、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上,还存在差距,这当然与当地青年的就业特点也有直接的关系。在“五四”期间,部分团组织虽能组织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,但内容单一,加上青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,出现了青年需要的,团组织做不了,团组织要求的,团员不愿做的问题。3、团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难以落实。一是部分党组织对团支部书记的关心培养不够,政治上关心少、工作上指导少、方法教得少。目前,村团支部书记应享受的政治地位基本上是因人而异,因村而异,直接影响团的工作地位;二是由于绝大部分团支部书记是兼职,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的工作和青年工作;三是在部分村,团支部书记转岗很困难,部分团干部兼职过多,团支部书记从事团工作都是义务性质的,无相应的报酬和补贴。4、
*乡镇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,http://www.99xxk.com一、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
我镇现有35岁以下的青年3750人,其中团员280人。共有1个团总支,19个基层团支部。乡镇团委干部平均年龄31岁,全部为大中专以上学历;全镇20个行政村团支部,配备团干部64名,配备率100%,村团支部书记平均年龄28岁,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3名,占65%,村级团支部书记兼职率100%。
近年来,在镇党委、镇政府和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下,我镇各级团组织能顺应新形势,以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中心,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但是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青年群体的变化,基层团组织建设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。
1、农村基层团组织活动开展难。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,大部分农村青年、团员纷纷流向企业、自谋职业或外出经商打工,一方面使团组织开展工作联系不便,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由于兼职观念取向的变化,很多团员的意识逐渐淡薄,认为还是挣钱比较重要,忽视了自己的身份,疏远了团的组织,脱离了团组织的管理。
2、服务农村青年实际需求不够。在服务青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对于农村团组织来讲,在满足青年的文化娱乐需求,满足当代青年在知识、技术、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上,还存在差距,这当然与当地青年的就业特点也有直接的关系。在“五四”期间,部分团组织虽能组织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,但内容单一,加上青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,出现了青年需要的,团组织做不了,团组织要求的,团员不愿做的问题。
3、团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难以落实。一是部分党组织对团支部书记的关心培养不够,政治上关心少、工作上指导少、方法教得少。目前,村团支部书记应享受的政治地位基本上是因人而异,因村而异,直接影响团的工作地位;二是由于绝大部分团支部书记是兼职,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的工作和青年工作;三是在部分村,团支部书记转岗很困难,部分团干部兼职过多,团支部书记从事团工作都是义务性质的,无相应的报酬和补贴。
4、农村团干部队伍素质亟需提升。一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。我镇团支部书记的普遍为高中和初中文化,中专、大专的仅仅几个。二是年龄偏大,在村级团支部书记中30岁以上的有8名,占总数的40%。
5、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困难大。调查发现,农村团员流失严重,发展团员困难等问题突出。我镇280 名农村团员中90%以上名团员在企业或镇外工作。同时,由于团的组织生活不正常,再加上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变化,许多青年实际上又多在学校发展,使村级团的发展后劲不足,农村团员数量逐年减少。
二、原因分析
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:
一是基层党组织对团工作的重视不够。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,但随着经济和形势的发展,部分基层党组织追求经济效益,对团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,精力投入不足,关心程度不够,本着“能维持、不指望、无任务”的态度来对待基层团的工作。在评价团干部工作时,只重视党政统一部署,忽视团的自身工作。从各地基层团干部兼职的情况也可以看出,基层党组织普遍认为团的工作是一种附带“产业”。个别村主要领导把村团支部书记当作可有可无的角色,很不重视,对团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难度。这种现象,会导致整个村级干部队伍的老化和后继无人。
二是农村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不够。在当前农村基层团组织中,还没有比较成型的符合农村发展要求、适应广大农村团员青年需要、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党政中心工作的团的工作体系。面对新形势的发展要求,一些基层团组织不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,工作方式陈旧、工作手段落后,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况、新问题缺乏新的措施,影响团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发挥。
三是部分团干部工作热情不高。由于大部分团干部是兼职,所以主要精力集中在乡镇党政布置的中心工作上,没有足够精力来思考和开展团的工作,有的团干部对团工作缺乏热情,责任感不强,被动应付,甚至不予理睬。还有部分团干部认为新形势下团的工作开展难度很大,存在一种畏难情绪,不能充分认识到“有为才有位”。另外部分团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难以落实,也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。
四是多数团员青年组织观念淡薄。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,团员青年自我价值实现方式的多元化,带来了团员意识的淡薄,出现了“团员不爱团,青年不想团,团干不管团”的现象。
三、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及措施
1、以“党建带团建”为抓手,创新基层团的工作环境。“党建带团建”一直是我们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一个成功经验。
www.99xxk.com哦 新形势下,基层团组织应紧密结合党政中心工作部署,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,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,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、压担子,促使党组织将团建纳入议事日程,从人员、组织、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。同时将团干部的选拔、培训、使用以及待遇等问题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,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。基层团组织要号召和带领农村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,努力成为突击队,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,以作为求地位,以此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。2、以适应发展为目标,创新组织设置模式。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,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,与青年群体结构和社会分布变化相适应,努力做到“哪里有团员青年,哪里就有团组织,哪里就有团的工作”。第一,强镇强团,重点突破。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,以社区、行政村、企业、学校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,探索组织设置科学化,工作载体职能化,阵地建设多样化,实现对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模式的创新。第二,互联共建、优势互补。就是按照区域相联原则,把人数少、活动难开展的团组织与相邻人数多、活动开展正常的团组织联合,共同开展团组织活动。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,增强团工作的活力。实现村村联建、村校联建、村企联建,加大农村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力度,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覆盖面,从而促进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整体建设。